中国计算机60年记忆:一台计算机惊动周总理



   从建国初期的“两弹一星”,到今天的“神七”上天,计算机习惯了站在工农生产的每一个行业身后,默默付出。60年后的今天,我们不妨将这位幕后英雄请到台前,论功行赏、加官进爵。

    回望过去60年,蹒跚学步的中国计算机行业有着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往事。本报将这些被尘封的记忆碎片收集起来,献给伟大祖国的60华诞。(鉴于人们对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计算机行业相对熟悉,以90年代之前为主)。

    注:根据清华大学教授、《中国计算机史料》主编徐祖哲口述整理,特此感谢

    50年代

    1953年,第一批“海归”科学家中的华罗庚意识到计算机技术是科学发展新的突破点,向中央提出了重视、发展计算机研究的想法,但并未被采纳。虽然如此,华罗庚仍然堪称国内传播计算机理念的“第一人”。

    “不是情报的情报”

    造就了中国计算机

    1955年底,一行18人的苏联科技代表团访华。周恩来总理在接见过程中,发现其中6位的专业方向为包括计算机在内的新技术。在那个“一切跟着苏联老大哥”的年代,这样一则“不是情报的情报”,促使中央下定决心,发展包括计算机在内的新技术。

    1956年1月,中央发出了“向科学进军”的号召。6月19日,华罗庚主持召开了计算所第一次筹备会议,正式揭开了“向计算机进军”的大幕。

    无师自通的“第一班”

    发出了号召,但没有人才怎么办?自己研究!1956年底,党中央从清华大学、中科院等科研单位紧急抽调科学家314位,集中在西苑大旅社(今西苑饭店)三层,秘密建立了计算机实验室,边学边做。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,没有老师的“计算机第一班”顺利毕业。截至1960年,从“西苑培训班”里走出来的计算机学员多达800余人,他们成为中国计算机发展不可缺少的栋梁之才。

    今天,西苑饭店竖起了一座纪念碑,纪念“中国计算机第一班”从这里诞生。

    连夜动用外交部,只为一台计算机

    虽然无师自通,但毕竟仅限于皮毛的理论知识,这么短的时间内想要自主研制出一台计算机还是天方夜谭。借鉴他国经验,践行“拿来主义”成为捷径。联络到苏联专家后,事情遇到了瓶颈:50年代计算机多用于军工领域,属于高度机密行业,在苏联国内也是严格保密,更不可能泄露给他国,只能通过外交渠道交涉。当时计算所负责管理设备的万勇熙(音)在和苏联专家电话沟通后,连夜敲开了外交部李强的门,汇报情况。当时已经是12点整了(莫斯科与北京有5个小时时差,当时莫斯科刚刚晚7点)。李强深知此事事关重大,第二天一早6点不到,就找到还在洗手间洗漱的周恩来。为了一台计算机,动用外交部甚至国家总理,可谓“前无古人,后无来者”。

    一次DIY,用了8个月

    给你主板、CPU、显卡、内存等,多久你可以组装成一台PC?半小时?40分钟?相信DIY高手们用不了10分钟,你知道第一台计算机的组装用了多久吗?整整8个月!

    1957年底,通过外交途径拿到计算机图纸后,选择厂址又成了一个难题:并没有适合的生产线。几经商议,敲定了738厂(华北无线电厂)。将图纸送往738厂的途中,时任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室主任的吴几康亲自坐镇“押车”,确保图纸安全送抵,虽然不比今天运钞车的荷枪实弹,但仍足见重视程度。

    虽然当时主要部件是从苏联引进,国内只是装配,但外设部分还是需要自行生产。738厂主业是生产交换机,当时的外设也不像今天的键鼠、音箱这么简单,包括外设生产、机器组装,这个过程整整耗时8个月。1958年中,第一台“国产”计算机正式下线,中国计算机实现了零的突破。

北大青鸟网上报名
北大青鸟招生简章